【历史中的智慧】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人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善道:正确的学说,引申为真理。②见: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坚持真理至死不渝。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动乱的国家。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实现抱负,天下政治黑暗就隐退。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贫贱,这是耻辱;国家政治黑暗而自己却富贵,也是耻辱。"
【读解】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实际上还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述而》)只不过联系到学与守,贫贱与富贵作了更深入的阐发,使之具有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境界罢了。
说来也是,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人人奔小康,求大同,你怎么会贫且贱呢?敢情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罢了。
相反,政治黑暗,世道昏乱,打砸抢抄抓害得人人自危,个个不安.你却大富大贵,不是一个吃黑钱、发横财的暴发户才怪。
在正人君子看来,以上两种情况都是耻辱。
【历史小故事】
林逋论学问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原文:
学者之问也,不独欲闻其说,又必欲知其方:不独欲知其方,又必欲为其事。而以既问于师,又辩诸友,为当时学者之实务。盖学以学为人也,问以问所学也。既为人则不得不学,既学之则不容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