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博物馆2023年年度工作报告

2023-12-15 14:26:22 点击数:19379

2023年,滨州市博物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主责主业,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拓宽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先后获评“滨州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滨州市十佳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1.首届“滨州十佳社科普及教育基地”称号.jpg

截止11月14日,累计接待观众19.2万人次,公益讲解347场次,接待社会团体379个,其中未成年参观团体251个。全年累计举办各类展览18场,开展各类社会教育活动共计526场次。其中,开展了“黄河文化艺术季”和“孙子书院文化讲堂”系列公益讲座18场;“光影童年”观影活动46场;“我们的节日”“ 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手工技艺课堂108场;成功举办第三届“文旅之星”讲解大赛;微信公众平台共发布消息313条,总关注人数3.2万人,较上年增长了1.05万人,浏览量达151.6万人次;在《中国文物报》《中国旅游报》《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国家、省、市级媒体刊登文章37篇;发布视频作品48个;整理、完善、编制了馆藏文物卡片共计1000余张,录入藏品数据共计1500条,接受社会捐赠藏品18套;出版馆刊《博》4期;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一)展览创品牌,多元讲好滨州文化故事

一是原创品牌立起来,展示滨州形象。滨州市博物馆深耕地方文脉、挖掘特色资源,倾力打造彰显滨州文化、体现滨州气派、符合主流审美的原创展览品牌。先后推出“古韵丹青—名家书画复制珍品展”“笔墨文心,丹青风韵—滨州市博物馆馆藏精品书画展”“致敬经典--滨州市第二届美术作品临摹展”“物归其镜——滨州市博物馆主题摄影与短视频作品展”等原创展览。其中,重点打造的原创展览“衣被天下—蓝印花布与西兰卡普联展”主题展,以滨州老百姓曾经最熟悉、最常用、最具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蓝印花布为展览主体,携手湖北恩施博物馆原创打造了一个可看性强、参与度高、有比对、有交融的联合展览。整个展览从零展品策展起步,历时近两年的时间,先后召开策展会12次,走访非遗代表人10余次,参考专业书籍40余本,发放1000张观众前置评估问卷,并开展了呼吁市民积极捐献的“征集令”活动,最终展览展陈面积800多平,展出展品186件,各类展具125件,相关图片93组,全方位立体展示蓝印花布与西兰卡普的前世今生。同时,在整个展览活动中,探索性开展文创研发,推出了展示走秀活动,研发了蓝印花布教学教程,开发手工传习课等周边活动。通过新创意、新场景,增强观沉浸式、体验式观感。目前,该项展览成为滨州文博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原创展览品牌,正在进一步打磨提升,力争冲击“全省十佳陈列展览精品奖”。

二是招牌展览走出去,赢得滨州口碑。滨州市博物馆坚持把展览走出去作为推介滨州资源、打造滨州品牌、赢得滨州口碑的重要环节,通过联合办展、活动交流等多元方式,不断扩大滨州城市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朋友圈,推动文化融合、深化文化交流,探索滨州文化“输出”新模式,让更多人来感受、追寻滨州的文化魅力和时尚节奏。全年推动两个招牌特展走出滨州、迈步全国。其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历代黄河舆图特展”先后走进云南保山、安徽含山、聊城、烟台,全面呈现了历代黄河的真实面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滨州黄河故事,进一步凝聚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共识;精心打造的原创展览《笔墨文心 丹青风韵——滨州市博物馆馆藏精品书画展》继2022年开展全国巡展,并首站登录日照以来,今年又走进云南楚雄、丽江等地,在全面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与创造性的同时,进一步擦亮了滨州古色文化品牌,起到了以文促旅的良好成效。在对外文化交流层面,2023年7月,滨州市博物馆与亚美尼亚-中国伙伴关系中心签署了文化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尝试推动让更多滨州本土的优秀历史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启了滨州市博物馆国际交流的新征程。

三是优质展览引进来,提升滨州品质。滨州市博物馆把优质展览引进作为提升展陈能力、丰富展陈资源的重要手段,不断优化展陈结构、提升展览供给水平。2023年以来,聚焦“一带一路”文明、传统手工、契约精神、中华文明、历史文脉等关键词,联合荷兰、印度、亚美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烟台、聊城、周口店、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市,先后引进“声·动--荷兰黑点艺术团体作品展”“犍陀罗艺术--亚细亚青铜雕塑专题展”“掌上乾坤——烟台市博物馆馆藏鼻烟壶特展”“诚信在兹——契约文化展”“我从远古走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物展”“楚雄历史文化展”等特色展览,在深化文博交流、增进民族自豪的同时,全方位展示璀璨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让广大滨州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国内外的文博大餐,进一步丰富了滨州的文化内涵,为推动全市“文化品质更好”做出了文博贡献。

P8

(二)社教惠民生,不断延伸基层服务触角

一是形成社教品牌,推广滨州经验。滨州市博物馆立足滨州实际,创新开发“馆内活动+基层活动”社教服务新模式。策划组织的“匠心传承·心向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手工技艺进基层社教活动,通过需求单位主动对接和主动邀约的方式,列出全年服务校园名单,量身定制志愿服务活动和内容,增强活动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传”起来,全年累计推出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4场次,服务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乡镇人群2600人次。并先后荣获山东省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第五届全省博物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滨州市2022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先进典型建树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滨州市首届“五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成为滨州文博社会教育的原创品牌,为全省文博教育提供了“滨州经验”。

9.滨州学院人文学院亓佩成带来《丝路西端中华文明与西亚文明的交融与互动》精彩讲座.jpg

二是服务文化核心,擦亮“孙武”名片。滨州市博物馆发挥场馆优势,以孙子书院为平台,推动展、教、藏、研、传一体化建设。2023,滨州市博物馆重点打造的“孙子书院”文化品牌,被市委市政府列入全市2023年度“1+8+1”重点工作。截止目前,累计推出《孙子兵法对日本的影响》等孙子文化系列专题讲座10余场,手工技艺传承活动58场,专题参观、主题社教活动36场;完成图书征集分类归纳913册。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层次立体化发掘、传承、弘扬孙子文化的新模式,全方位、多形式让沉睡的成果醒过来、让文物活起来,助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孙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该做法成功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为纪念习总书记视察山东十周年而编辑出版的《山东文化两创案例选编100例》(题目待定)一书。目前,该书已送审,计划11月底正式出版发行。

三是强化少年教育,打造“第二课堂”。滨州市博物馆以展览+社教活动、博物馆+学校的新思路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链条化的青少年文博教育体系,通过校本课程、流动展览、线上展厅等形式,形成教育长效机制,完成教育成果的转化,让每一个教育项目的优秀成果不再昙花一现。立足地域特色,从黄河文化传播、红色文化传承、文化科普教育、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等方面加强馆校合作,全年推出针对青少年的品牌项目“博学荟”6期,不到三分钟报满,成为博物馆研学游“爆款”。截至目前,“博学荟”现已举办19期,惠及530余名学员;创新推出为期一周的“甲骨少年说”小讲解员培训班项目,邀请5位来自全国最顶尖的在职讲解员,为滨州小讲解员培训授课,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外在气质和素养,宣传滨州历史,增强文化自信。

12.滨州市博物馆数字馆掠影.png

(三)场馆智慧化,持续推进数字文博建设

一是“云展览”水平提升,推动资源共享。加快博物馆“云展览”建设,推进博物馆资源开放共享,搭建720°全景数字化展厅,市民群众不受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手机就可随时随地进入博物馆的虚拟空间参观和重点文物虚拟讲解,观众从中享受到了便捷新奇的数字化智慧云端服务。二是“智慧化”硬件完善,保障藏品安全。为保障馆内资源的安全和使用的效率,主要通道配备物联感知门禁,依据身份权限通行。门口增设闸机,可自动读取观众出示的预约码或预约登记的身份证信息,闸机自动核验人员信息。核验通过,自动开闸放行。闸机可根据出入人数统计入馆人数、出馆人数、在馆人数。设立智慧票务系统、智慧协同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系统,智能调整当日预约参观人数。实现藏品的数字化保护,建立了藏品智慧管理系统,以实现对馆藏藏品的追踪管理、信息统计和智慧化保护。三是“互动式”系统升级,增强观众体验。配备博物馆藏品互动体验大屏和自助讲解导览等设备,互动体验系统内含100件馆藏珍贵文物的三维数字化信息和105件馆藏珍贵书画高清图像信息,每件藏品含有基本信息简介,观众可根据爱好,点击藏品进行放大和缩小,也可进行3D多维旋转欣赏,实现了文物多维展现服务和公众与文物交互的高度完美融合。

13.2023年6月18日,博物馆召开甲骨文志愿队会议.jpg

(四)干部强担当,队伍专业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志愿活动建阵地。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名片,更承担着文化服务、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能。滨州市博物馆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干部队伍讲党性、讲奉献、讲团结的重要途径,不断强化志愿活动阵地建设,持续扩大志愿者队伍。2023年,滨州市博物馆创新成立“甲骨文志愿者服务队”。目前,已成功举办第一次见面交流研讨会,开展了第二批志愿者的报名选拔工作,制定了志愿者服务章程,建立了志愿者交流群并有序开展馆内相关工作的志愿活动,增强了志愿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在讲解大赛、黄河文化书籍整理、蓝印花布开幕式等活动中都有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文博志愿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14、2023年5月15日,第三届“滨州文旅之星”讲解大赛在滨州市博物馆成功举办.jpg

二是技能大赛提水平。滨州市博物馆把技能练兵与业务提升相结合,通过以赛代练、业务比拼等形式,在全市文博系统树立争先树优比业务的实干精神,切实提升讲解队伍专业化水平。2023年,在前两届的基础上,接续举办第三届滨州“文旅之星”讲解大赛。全市7个县(市)区的22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山东省演讲学会副会长、省博物馆宣教部主任姜惠梅做了现场点评,我馆讲解员姚庆伟获得一等奖,吕东倩获得二等奖。同时,滨州市博物以此为契机,邀请山东省演讲学会会长武传涛对全体参赛选手进行了讲解业务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一线讲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擦亮了文博对外窗口的美誉度。

15.滨州市博物馆召开《滨州出土文物发现与研究》新书首发座谈会.jpg

三是学术研究强本领。2023年,启动“滨州市博物馆学术文库”系列图书项目,年内刊行的《滨州出土文物发现与研究》由山东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成为我馆深入践行“在知爱建”主题实践活动和滨州传统文化“两创”的新成果。同时,由我馆承担的省委宣传部“四廊一线”之《渤海区红色故事读本》(11万字)已完成编纂,现提交至省委宣传部审核刊印。截止11月,发表知网收录学术文章共7篇,23年申请结项市社科课题4项,申报24年市社科课题5项。《滨州汉画像石发现与研究》《试论智慧博物馆儿童沉浸式学习体验的设计策略》《元代绞胎双环耳瓶初探》《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棉花产销合作原因探析》《民国时期黄河三角洲交通业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学术文章在国家、省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为助力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附:滨州市博物馆2023年工作报告.doc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9:00(18: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