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现场实录

2024-06-15 18:55:00 点击数:34628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各位专家,同志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我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专题介绍深海考古最新发现和研究成果。首先,我代表国家文物局,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2023年5月21日,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在海南联合举办了深海考古重大进展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发现情况。发布会后,国家文物局先后在2023年5至6月、9月至10月组织开展两个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相关发现获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的水下考古工作,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从近海走向深海、远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深海考古工作,将其列入2024年的工作要点,加强与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的协作,持续推进深海考古走向深入。今年5月至6月,我们又开展了第三阶段水下考古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天将第三阶段的水下考古调查成果向大家介绍。

首先,介绍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专家和同志们。今天我们邀请到的专家有:福建博物院研究馆员栗建安、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崔勇、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鹰。

参会的还有考古团队的主要成员: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深海考古项目负责人宋建忠,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邓启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蒋磊,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谢京同志,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王忠云,琼海市副市长黄益民。

以及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张凌副司长,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罗娟副司长,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唐炜主任。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单位。

按照议程的安排,请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宋建忠、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传绪、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王忠云为大家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宋建忠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陈传绪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 王忠云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约150公里海域。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筹部署和工作安排,2023年至2024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组队,使用探索一号、二号科考船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二处沉船遗址开展了3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成果。

经考古调查确认,一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环形区和条形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码放整齐的船货构成的堆积,长约37、宽约11米,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约3米。环形区和条形区遗物数量少且分布较为零散。船体位于遗址核心区,上部结构不存,残存部分大多被掩埋覆盖,仅在部分位置暴露出隔舱板、底板等,可见10个以上分舱,发现2处疑似桅座结构。一号沉船遗址遗物包括并不限于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10万件。三个阶段调查共提取出水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单色釉、素三彩等瓷器,酱釉陶器,铜钱等文物890件(套), 部分瓷器外底有款,款文有“福”“正”“太平”“吴文自造”等。二号沉船遗址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南北长约21、东西最宽约8米,以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原木堆积为主,另有少量陶瓷器、铅锡器等。散落区可见陶瓷器、螺壳和零星原木等。三个阶段考古调查从二号沉船遗址共提取出水原木、瓷器、陶器、蝾螺壳、鹿角等遗物38件。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深海考古调查首次应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长基线定位系统提高了定位导航和位置标注的精度;使用潜载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系统、浅地层剖面仪、磁力仪对沉船遗址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使用潜载抽泥、吹泥装置对计划提取的文物和部分重要区域进行了抽泥、吹泥作业;使用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模式。

海南省落实属地责任,加强省部合作、央地合作,做好深海文物保护,推进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南海基地、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二期、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深海考古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建设,为全面加强深海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提供保障。

人民日报记者:

请生动地描述一下深海考古过程的细节和相关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陈传绪:

2024年6月1号,我下潜执行SY686潜次,在这个潜次中,我们可使用的探测设备包括了测深侧扫、多波束、浅剖、磁力仪、激光扫描设备和摄影测绘的高清相机。而仅仅在一年前的6月1号,我们执行SY566潜次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的时候,当时可选的探测设备仅有一种。

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在多家科研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我们解决了高精度定位导航、大范围深海摄影测绘等技术难题,同时进行国产自研多波束和浅剖设备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得益于国家在深海技术装备领域的长期布局和积累,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深海考古这一新命题之前,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历时一年,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深海考古的技术装备体系和流程规范。

海南日报记者:

两艘沉船出水文物会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公众见面?会不会通过技术手段复原这两艘沉船的文物?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 辛礼学: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发掘,意义重大,出水文物品类多、档次高,也引发了公众对沉船遗址的期待,我们一直在策划相关展览,尽快让这批文物能够和公众见面。沉船船体的还原展示方面,将会根据沉船遗址考古和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运用高科技手段,将沉船遗址的情况以更生动更丰富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光明日报记者:

第三阶段考古调查新发现的文物对认识沉船的历史价值有什么帮助?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宋建忠:

第三阶段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发现了“丙寅年造”的红绿彩碗,以前我们根据出水瓷器初步推测一号沉船的年代为正德时期,“丙寅年造”的瓷器实证了一号沉船的年代。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关强:

感谢各位专家、同志们和媒体朋友们。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年代比较明确,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最重要的是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为中国海洋史、陶瓷史、海外贸易史,乃至丝绸之路研究都具有贡献,这也是近年来中国深海考古领域的考古成果,是我国水下考古工作者利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借助深浅技术,对深海古代沉船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工作,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我们要贯彻落实坚持保护,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认真做好水下文物的保护工作,整体推进后续的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工作。

一是持续做好考古研究。按照大考古工作思路,在全面总结三个阶段调查成果基础上,抓紧编制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考古工作计划,开展重点发掘,最大限度获取沉船承载的丰富历史信息。用好与海洋科考部门的合作机制,开展南海重点海域及远洋航线深海考古调查,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开展近海、深远海水下文物调查,进一步摸清水下文物家底。强化研究导向和课题意识,深入开展深海考古重大课题研究和深海考古专用技术装备研发。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及南非、埃及、突尼斯等国的交流,紧扣水下考古研究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国际学术热点,培育中外联合考古新的亮点。

二是加强沉船遗址保护,按照原址保护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规划,明确具体保护措施。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保护机制,加强沉船及周边海域水面、水下监测,强化与公安机关、海上执法机关等有关方面的合作,持续开展水下文物保护区的执法巡航。加强出水文物保护和科技保护能力,持续开展出水文物的保护,为后续展示做好准备。

三是深化研究阐释与展示利用。加快考古资料整理和报告出版,及时向社会公布阶段性考古成果。聚焦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持续开展航路、造船史、陶瓷史、海洋贸易史、海上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等一系列课题研究,为水下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提供学术支撑。依托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国家海洋考古博物馆(筹)等推出深海考古专题展览,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展示方式,利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更好解释中国海洋文化特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世界水下文物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案例。

我们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特别是媒体朋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考古事业,支持水下考古工作,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9:00(18: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