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丨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

2024-01-26 19:02:02 点击数:9374

2023年是我参与跑口工作的第一年。翻阅稿库,看到自己见证了、记录了这一年这样多文博领域的重要事、新鲜事,作为记者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持续生发。

这一年,穿梭在各大展览中

而作为一名“博物馆爱好者”,能有机会将工作与兴趣结合在一起,我又何其幸运。从观众到记者,从旁观到走进,这一年看过的展、参过的会、进入的现场、请教的专家,带领我入门,教给我太多。

这一年,我看到文博领域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相连。通过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对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的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文物工作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方面的重要地位,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2023年8月,来到重庆大足石刻,采访文物修复与安防工作

从历史中走来,与时代同频共振。暑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我看到各大博物馆预约名额“一票难求”,也看到文博场馆加开夜场、延长开放时间满足观众的热情。这一年,文化遗产和博物馆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自发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文化遗产地运用各种手段吸引观众到来。

当然,这一年始终吸引我的是,那些“到现场”的机会——

全国考古工作会、中国考古学大会,会议论坛信息量丰富,有机会聆听领域内顶尖专家的观点,让我这个“小白”受益匪浅;大足石刻、霸陵考古现场,站在真实的文化遗产地,听工作人员讲挖掘、修复、保护的故事,切身体会更深;一场场展览,更是荟萃了一段段历史精华,带我一步步深入感受文博领域的魅力。

回想一年来的采访报道,最令我兴奋的,莫过于接触一个新的主题、去到一个新的目的地;最令我欣慰的,莫过于又弄懂了一个考古名词、又了解了一个考古遗址。在“新手保护期”,虽然有时会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小小尴尬,但学习新知带来的满足感和写稿更加顺畅的进步感,让我觉得一切的尝试与摸索都是值得的。

新的一年已然到来。那就给自己立下小目标:再多逛一家博物馆,认识更多的文物;再多学一个知识点,更好理解专家观点;再多去一处遗产地,感受千百年来的风,拂过耳畔……

再思考、再探索、再出发。愿自己:保持热爱、脚踏实地、风雨兼程。

(新华社记者 杨湛菲)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9:00(18: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