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 | 廉润齐鲁 清贯古今——山东清官廉政史话(三十六)
廉润齐鲁 清贯古今
主办单位
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山东省图书馆
承办单位
滨州市博物馆
35郑板桥:亲近爱民 清廉淡薄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曾任范县、潍县知县,清代著名学者、书画家。
郑板桥为官十二年,始终清廉爱民,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出行常不坐轿,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因为他常常微服“陇上闲眠看耦耕”,以致“几回大府来相问”,竟找不到影子。
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挂在心上。他一生善于画竹,尤其善于据竹写诗。在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向他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乾隆十一年(1746年),郑板桥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生民涂炭,哀鸿遍野。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一面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同时,他还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乾隆十七年(1752年),因无法忍受官场黑暗,他愤然辞官,返乡时,无数乡民号哭挽留,郑板桥深受感动,挥笔画竹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tuó)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这是郑板桥对潍县百姓的离任交代,也是他亲近爱民、清廉淡泊人生态度的最好诠释。(见《郑板桥年谱》《历代清官廉吏故事》)
更多清官史话连载,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