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人杰地灵,范公在滨州的往昔岁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一文,此句不仅被世人评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忧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范仲淹虽不是山东滨州人,但他青少年时期却与滨州有着不解之缘。
6月5日上午9:00,中国·滨州文化大讲堂第172期顺利开讲。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滨州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刘涛老师走进黄河文化艺术季|黄河文化讲堂,在滨州市博物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忧乐天下:范仲淹与滨州的不解之缘》。刘涛老师从范仲淹与滨州的不解之缘和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与家国情怀两大方面对范仲淹与滨州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讲座伊始,刘涛老师引用《宋史·范仲淹传》中的记载:“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对范仲淹的身世展开论述。在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病逝,母子贫困没有依靠,幼小的范仲淹便跟随母亲谢氏改嫁长山县的朱文翰,改从朱姓,直到公元1011年才离开长山,到外地求学。
刘老师提到,范仲淹在长山期间的读书时光,为他一生的发展成就奠定了良好基础。北宋时期,在山东淄州长山县以南有一座长白山,群山环绕之中,坐落着一处寺院——醴泉寺,范仲淹青年时,就在长白山的醴泉寺读书。“划粥断齑”、“窖金济僧”便出自这一时期,这些典故也成为教育后人努力读书、发愤图强的“教科书”。
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掌管讼狱、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鉴于已有朝廷俸禄,范仲淹便把母亲接来奉养。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狱廉平、刚正不阿,升为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归宗复姓,恢复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之所以受到知识阶层的一致推崇和爱戴,正是因为他“先忧后乐”的忧乐思想,而这一思想的形成,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命运多舛的生活历练,幼年丧父、远赴异乡、寄人篱下,幼年的悲惨遭遇,使范仲淹体察了世间疾苦,也使他形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利泽生民的远大志向;二是底蕴文化的熏陶,黄河三角洲地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底蕴深厚,孕育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这些志士贤人为对范仲淹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儒 、释 、道学的影响和整合,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有浓厚的儒学传统,而长白山一带则是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
范仲淹的一生,国家之忧、人民之忧、社稷之忧,始终牵着他的心,忧乐思想始终伴其左右 。这种“先忧后乐 ”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被人们称为“范公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讲座最后,刘老师向市民朋友发起倡导,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将范仲淹 “先忧后乐”的思想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起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让忧乐思想和爱国情怀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
刘老师用他深厚的学术功底,扎实的考证研究,以及平易近人、温和亲切的讲述带领现场听众一起走进了范仲淹的精神世界,领略了范仲淹与滨州的不解之缘,活动在观众的掌声中缓缓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