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活动 | 以古迹为媒,寻迹滨州历史风韵
4月10日上午9:00,滨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卡老师受邀走进黄河文化艺术季·黄河文化讲堂,在滨州市博物馆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让文物说话,探寻古遗址中的滨州历史》。
讲座伊始,张卡老师讲到,黄河流域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而位于河海交会之地、河济之间的滨州,更是创造了非富多彩的黄河文化。在这近五千年时间里,滨州大地先后经过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五个大的发展阶段。本场讲座张卡老师详细讲解了滨州历史遗迹,带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滨州灿烂的历史文化。
首先,张卡老师从丁公遗址开讲,丁公遗址是2001年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长山镇境内丁公村。在不断的考古过程中,丁公城内陆续发现了房址、横穴窑、窖穴、墓葬等历史遗迹,出土了包括精美蛋壳黑陶高柄杯在内的各类石、骨、蚌、铜、陶等文物标本。这些文物以其独特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原始农业、制陶、造屋等场景,再现了古人生产、劳作以及生活原貌。
与此同时,在丁公遗址还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刻字陶文。陶片现有文字5行11字,笔画流畅,多为连笔,刻写有一定章法,已脱离刻划符号和文字画阶段。张卡老师提到,刻字陶文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文字的产生与发展、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探讨甲骨文的产生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滨州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那么有人类居住生活的历史起于何时何地?最早的滨州人出现在哪儿?他们又是怎么生活的呢?张卡老师在讲座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在邹平山前丘陵地带,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孙家遗址。孙家遗址就是滨州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属于后李文化范畴,距今大概8500余年。根据出土的陶器、石器以及骨、角、牙和蚌器等文物来看,出现了较为齐全的原始手工业门类,原始农业和定居生活也已出现。
随后,张卡老师分别介绍了兰家遗址、大郭遗址、侯家遗址、杨家盐业遗址群、邹平东安遗址等历史遗址。张卡老师总结到,滨州遗址的勘探,将对研究探讨滨州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研究滨州城市变迁、民族融合和环境变化等领域提供珍贵的历史材料。
寻古与探今相辅相成,并步而行,每一次的探寻,都能从历史中借助力量。张卡老师语言严谨有力,带领我们寻古、探今,在古老隐秘的古遗址中,发现滨州、欣赏滨州、感悟滨州!讲座在市民朋友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更多精彩,请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