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活动 | 粮草先行,军事后勤贯通古今

2021-03-28 09:00:00 点击数:79

3月27日上午9:00,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毕海林老师受邀走进中国·滨州文化大讲堂 | 孙子兵法讲堂,在滨州市博物馆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粮草先行:兵家眼中的军事后勤》。

讲座伊始,毕老师以驻扎在青岛港湾的拉萨舰为例,展示了拉萨舰不仅具备防空、反舰、反潜、反导等诸多作战能力的同时,还兼具良好的住宿条件和工作环境,进而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军事后勤。接下来毕老师从后勤的重要性、什么是后勤、《孙子兵法》成书前的军事后勤实践、兵家讨论军事后勤问题的角度以及兵家讨论军事后勤思想五个方面,对军事后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毕老师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原文:”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总结到,强国强军必须强后勤,而后勤思想必须运用到实战中。2021年2月,中印一线边防部队在班公湖地区达成共识,脱离接触,同步撤离。解放军仅用一天的时间撤走200多辆主战坦克,调集了100多辆重型车辆,一线部队迅速转移。中国如此快速的撤离、部署速度不仅展示了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后勤能力,同时也是一种非战争形式的无声语言,充分展示了后勤“四两拨千斤”的强大威力。

后勤是战争准备的科学,与战略、战术一起构成了战争科学的三大分支,在军事战争中,战略和后勤同等重要。二战时期英帕尔战役中,日军在后勤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英印军发起进攻。缺乏储备的日军在战争后期士气大减,而英军利用空中优势阻断日军物资来源,获得战争主动权。战争从始至终共持续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缺乏后勤储备的日军以半数伤亡惨败收场。

粮草作为古代军队后勤供应的中心物资,包含哪些类型呢?毕老师讲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军粮均是不尽相同的。唐朝前期,粟米始终占据“王牌军粮”的宝座。隋唐后,大米、麦子以其良好的口感和巨大的产量,一跃成为军粮的主力。而边疆的匈奴、突厥、柔然等游牧民族,则主要以肉和奶作为主要军粮。在战事极端的情况下,人肉也曾成为军粮。

毕老师提到,军队想要保持其战斗力,军医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毕老师列举了金汁解箭毒、以针缕续断肠、烧烙伤口等行军打仗中常见的医疗方法,展示了中国古代军事医学的发达。

讲座最后,毕老师通过重“委积”、因地制宜储备军粮、谨选粮草运输路线、掠夺缴获筹集军粮以及“绝粮道”“坚壁清野”等内容,向我们展示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军事后勤中的运用。

品国学经典、传孙子智慧,毕老师引经据典,结合当代实事,语言严谨有力,本次讲座在市民朋友的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滨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协办,得到了滨州市孙子研究会秘书处、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的特别指导和大力支持。更多精彩,请随时关注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9:00(18: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