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轻重——杆秤制作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句名言。这句话有着严格的科学依据,运用几何学通过严密的逻辑认证,得出了杠杆原理。 古人云:“以木为杆,以金为钩,得星宿为准,量物而衡之,是为秤。”杆秤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在中国湖南长沙东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的文物中,已有各种精制的砝码、秤杆、秤盘等。千百年来,手杆秤也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也极为便利,作为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本周日,滨州市博物馆在三楼孙武讲学堂开展了“权衡轻重——杆秤制作”课程。 手工教学开始前,王老师先给孩子们介绍了杆秤由秤杆、秤盘、提绳和秤砣构成,并普及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历史、杆秤的基本常识和做人做事要时时做到“心中有杆秤”的道理。 孩子们拿到材料后,就迫不及待的进行制作啦,孩子们先截取三段线绳依次穿入秤盘的三个小孔中并打上结防止脱落,再将三根线绳上端穿入秤杆的最前端的小孔中打结固定。再取一根线绳穿入另一小孔中作为提绳,之后拿起穿好线绳的秤砣套在秤杆另一端,这样调整秤杆平衡来确定定盘星位置画上标记,之后依次放入一枚硬币(代替砝码),每一次都要使称杆保持平衡才能确定刻度。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一起秤出多个硬币的重量,标上刻度之后根据硬币数量等分。
杆秤制作考验的是孩子们的耐心和细心,一把杆秤是公平公正的象征,想要制作出精准的杆秤,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标注出准确无误的刻度,也就是秤星。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亲手制作了自己的一杆秤,对杆秤的使用、调节有了直观的认识,体会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懂得了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专注的工匠精神,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在成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