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讲堂 | 虚虚实实大道理
8月1日,滨州学院孙子研究院姚振文教授走进孙子兵法讲堂,为大家带来了精彩讲座——《孙子兵法·虚实篇》。
讲座一开始,姚教授引用唐太宗的话向大家阐述《孙子兵法·虚实篇》的重要地位,“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
姚老师认为,虚实是一种状态。一般而言,无者为虚,有者为实;空者为虚,坚者为实。表现在军情上,大凡怯、弱、乱、劳、寡、不虞为虚,勇、强、治、饱、逸、众、有备为实。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姚老师从五部分对本篇展开具体讲解:
一、立足“虚实”引出“致人”原则;二、“避实击虚”的原则和意义;三、避实击虚,虚在何处;四、如何达成避实击虚的企图;五、以“水”设喻,将虚实理论上升为哲理境界。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本篇在开头首先论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 就是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控制敌人而不被敌人控制,本质就是对主动权的争夺。毛主席说的“一定要牵着敌人的牛鼻子走”,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接下来姚教授举“曾国藩死围安庆战略”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将帅要有战略定力。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姚教授认为,兵法本身就是神秘的艺术,“击虚”在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接下来,姚教授通过“围魏救赵”的历史故事,讲述了“避实击虚”的实质在于正确选定主要作战方向和打击目标。只有充分把握了对手的弱点,才能选准最具威力的主攻方向。
“避实击虚”的真正奥妙在哪里?“夺其所爱”四个字影响战争全局。攻打下“所爱”,即可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避实击虚的深刻意义体现在哪里呢?
从战争规律来讲,虽然“强胜弱败”、“优胜劣败”是战争铁则,但弱小之国,劣势之军,也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采取各种扬长避短的方式战胜强大的军队。这其中关键就是避实击虚。
姚教授说道:“战争也好,竞争也好,双方实力态势的强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处于随时变化的状态中。强者必有弱点,弱者必有强处。”因此避实击虚原则具有普遍性。
避实击虚,虚在何处?姚教授通过“敦刻尔克大撤退”“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孟良崮战役”“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战略故事,讲述了“虚”在五个方面。即“敌人力量薄弱之处”“对手的失误”“对手强点中的弱点”“对手节奏的空挡”“对手的性格和心理弱点”。
《孙子兵法·虚实篇》思想内容十分深刻,姚教授诙谐幽默,语言通俗易懂,为现场观众讲解得十分透彻。
如何做到“我专而敌分?”姚教授引用“解放战争中我军主动放弃105座城市”的例子,向大家说明战争中隐藏我方兵力和作战部署,必须懂得舍弃的艺术。并进一步引申出“拒绝完美”的观点,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劣势。
《孙子兵法》并不仅仅运用于军事,而是一种人生大智慧,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法与态度,姚教授说,在运用《孙子兵法》时,不要忘记“仁”。
最后,姚教授还一一回答了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讲座在愉快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