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大思政课 | 走进黄河楼,亲近黄河边,聆听历史回响
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保护黄河文化遗址是传承中华文明根脉的必要举措。
2025年3月23日,滨州市博物馆、滨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携手山东航空学院艺术学院30余名师生,成功举办了“行思致远”2025滨州市文博大思政课系列活动之“研迹寻根——行走黄河之滨,赏悟千年古韵”躬身促成长思政课。此次课程围绕主题展览、研学体验、野趣绘影三部分,为青少年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的窗口。
1、主题展览:黄河明珠,智者智城 黄河楼位于滨州市滨城区蒲湖公园内,主体建筑11层,高79.1米,总建筑面积为9207平方米。设计了9个明层,9重古建筑带斗拱起翘的屋檐,寓意黄河99道弯,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在山东流过9个市。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踏入了“黄河明珠 智者智城”主题展览的精彩世界。展厅内,多样的互动形式与声、光、电等各类高科技展项交相辉映,共同构建起一个立体而生动的展示空间。亲眼目睹滨州独树一帜的黄河文化以及其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故事。
2、研学体验:溯源黄河 沉浸感受 踏入沉浸式空间,高科技投影技术与环绕音效完美融合,将黄河的壮丽画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逼真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黄河岸边,能真切感受到黄河水的汹涌澎湃和惊涛拍岸的震撼力量。学子们不仅能了解黄河的地理风貌和生态环境,更能深入探寻黄河文化的根源,领略中华民族在与黄河的共生共荣中所形成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
当站在观景平台上眺望黄河时,一种“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磅礴气势扑面而来。借助先进的望远设备,黄河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随着视线的移动,可以看到黄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古老的渡口、错落有致的村庄、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见证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发展。
3、野趣绘影:我和黄河有个约定 最后,山航艺术学院学子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了黄河小街湾,感受一场集自然之美、艺术之韵、心灵之约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与大自然进行一场亲密无间的对话。 大家手持画笔,以黄河的壮丽景色为背景,捕捉光影的变幻,描绘黄河的壮美与柔情。他们用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将黄河的波澜壮阔、古老文明、淳朴风情一一呈现在画布之上。每一笔都蕴含着对黄河的深情厚意,每一划都流淌着对自然的无限敬畏。
在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紧密交织的当下,“行思致远”2025文博大思政课以更加鲜活、多元的形式将黄河文化呈现在师生面前。他们在与黄河文化的深度对话中,深刻体悟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涵盖了哲学思想、民俗风情、艺术创作等诸多领域。
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航空学院艺术学院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滨州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承办。通过思政教育的引导,文博资源不再是静态的展品和历史遗迹,而是成为了具有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文化符号。同时,文博资源的利用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加生动、具体的实践平台,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子的生活和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