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讲堂 | 讲座回顾:品读渔洋著述,看尽人生百态

2023-09-24 20:37:00 点击数:32967


2023年9月24日上午9:30,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成妍受邀走进了黄河文化艺术季 孙子书院·文化讲堂,在滨州市博物馆四楼·多功能报告厅带来了精彩讲座《品渔洋笔记,话山东故事——清初文坛领袖王渔洋与山东》,本次讲座是中国·滨州文化大讲堂的第273期。

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滨州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成妍带来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成教授从王士禛的生平讲起,让大家对其有了一个简单了解。、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出身僚世家,从小博览群书,聪颖过人二十五岁得中进士历任乡会试考官、礼部、户部主事、郎中等职康熙十七年(1678)应召入对,因″诗文皆优″被康熙所识拔,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入直南书房,任国子监祭酒,官至刑部尚书。

精彩讲座瞬间

王渔洋一生嗜书,读书、藏书、著书,书陪伴他度过了人生四季,走过了山山水水。从少年之际到古稀之年,王渔洋一生笔耕不辍,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并及时给予刊刻。如《池北偶谈》《香祖笔记》《居易录》《分甘余话》《古夫于亭杂录》等等。据考,《香祖笔记》名字的由来与兰花有关。香祖是兰花的别称,王士禛在京居邸的西轩有兰数株,他遂以“香祖”名其书室,并作为这部笔记的名称。接下来,成教授选择其著作中有趣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

王渔洋与蒲松龄,一个是朝廷重臣,一个是乡村穷秀才,虽是鲁中同乡,但地位悬殊,按说并无交集。然而,这两人却是有着惺惺相惜的君子之交。“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这是王士禛借阅《聊斋志异》书稿时在其稿卷后写下的七言绝句。蒲松龄作《次韵答王司寇阮亭先生见赠》回赠 :“志异书成共笑之,布袍萧索鬓如丝。十年颇得黄州意,冷雨寒灯夜话时。

精彩讲座瞬间

康熙五十年(1711),王渔洋去世,蒲松龄一连写下四首挽诗表达了文坛的损失和自己失去知音的哀伤。从“姑听之”到“共笑之”,两颗文星,跨越身份地位,交相辉映。有质感、有温度的文字,总能穿透历史的烟云让我们铭记。本次活动由滨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滨州市博物馆承办,崧岳书院协办。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开放时间:

 

周一:全天闭馆(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二至周日:9:00-19:00(18:00停止入馆)

*如有需要临时闭馆,届时将告示公众。

交通信息:

 

公交线路:

西门-滨州105路公交:滨州市博物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北门-滨州106路公交:滨州市图书馆站下车即可到达。

预约电话:0543-3215689

地       址:滨州市滨城区渤海十六路7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