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鉴定,答疑解惑——滨州市博物馆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成功举办
为迎接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文物保护宣传,滨州市博物馆于6月4日组织开展了“博古鉴真——公益性文物鉴定活动”,近百位市民报名参加。
鉴定活动邀请了来自原烟台市文物店、济南市博物馆、淄博市陶瓷琉璃博物馆、滨州市博物馆的4位文物鉴定专家共同参与,鉴定门类涉及书画、玉器、陶瓷、钱币、铜镜、杂项等,鉴定各类藏品近500件,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踊跃参与,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活动原定9点正式开始,但参加鉴定活动的市民早早地便等候在滨州市博物馆品鉴区,还有很多是从无棣、沾化、阳信、邹平等地慕名而来的市民,他们互相讨论自己的藏品以及对于本次鉴定活动的期待,场面十分热烈。
活动正式开始后,前来参加鉴定的市民们按顺序依次上场。有位市民带来了自己在古玩市场购买的瓷器,结果经专家鉴定都是赝品,市民表示以后再也不乱买东西了。另一位市民也带来了几件瓷器,经专家鉴定也是赝品。该市民十分认可专家的意见,并对专家表示感谢。原来,这几件瓷器是他在古玩市场淘的。当时,他与卖家砍价,而且砍得很低,但卖家还是同意了。当时买的时候还存有一定的侥幸心理,但事后想想总觉得不对劲。今天经专家一鉴定,自己心里便有数了。该市民表示,今后一定多向专家学习,不再轻易买东西了。
有假的,也有真的。有一位市民带来了收藏已久的厌胜钱,多达上百枚,专家鉴定为明清真品,市民听后非常高兴。还有的市民带来家里老人传下来的的玉坠、铜钱、银元等,除了请专家鉴定真伪和具体年代,他们还向专家询问如何进行保管。专家们一一做出解答,现场普及文物保护知识。
很快到了中午,不少完成鉴定的市民仍不愿离场,围在一旁,认真听专家对其它藏品的鉴定意见与评价,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今后,滨州市博物馆将继续发挥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举办公益文物鉴定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宣传,引导和规范民间文物收藏,普及文物收藏和鉴赏知识,满足群众文物鉴定需求。
图文 | 张靖雯
制作 | 于倩倩